摘要
在马来西亚进行的试验报告了一种新的有效和环境可持续的方法来阻止蚊媒登革热病毒的传播。
在马来西亚进行的试验中报告了一种新的有效和环境可持续的方法来阻止蚊媒登革热病毒的传播。

这一突破对气候炎热的国家具有重大意义,如南太平洋岛国、沙特阿拉伯、非洲和南美,这些国家都经历了登革热、寨卡病毒、黄热病和基孔肯雅热。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以及马来西亚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沃尔巴克氏菌的一种菌株成功地减少了吉隆坡的登革热病例。沃尔巴克氏菌可以抑制蚊子将病毒传播给人类。
他们的数据发表在Current Biology>上,显示携带沃尔巴克氏体wAlbB菌株的蚊子,当释放到野外时,有降低登革热发病率40%的效果。
以前,科学家包括墨尔本大学的必要霍夫曼教授,进行了成功的蚊子版本使用不同的应变的沃尔巴克氏体属细菌,但是当这一毒株能够入侵野生种群在某些情况下,它似乎不适合使用在非常热的条件下在赤道马来西亚等国家。
现在,这个来自墨尔本、格拉斯哥和马来西亚的国际研究团队已经证明,沃尔巴克氏菌的wAlbB菌株是稳定和有效的,即使在每天最高温度为36摄氏度或更高的情况下也是如此,这在登革热流行的马来西亚地区很常见。
墨尔本大学Bio21研究所的Hoffmann教授说,这些发现可能会对一些登革热患者产生影响。
他说:“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沃尔巴克氏菌株,可以在野外释放,并强调了在登革热发病率高的复杂城市环境中疾病的影响。”“尽管持续的农药应用和其他挑战可能使沃尔巴克氏菌难以建立,但干预措施还是取得了成功。这种方法不仅在马来西亚有希望,在其他国家也有希望。”
每年约有9000万有症状的登革热病例,其中约1%为严重疾病,包括危及生命的出血或休克综合征。仅在马来西亚,2016年就报告了超过10万例登革热病例,每年的费用估计为1.75亿美元。
研究人员将携带沃尔巴克氏体wAlbB菌株的埃及伊蚊分批释放到野外,在大吉隆坡地区的六个不同地点进行了试验,这些地点登革热传播率很高。
携带沃尔巴克氏体的蚊子——包括雄蚊和雌蚊——然后继续与野生蚊子交配,导致了病毒抑制细菌的传播和建立。在一些地方,携带沃尔巴克氏菌的蚊子在蚊子释放结束后一年多的时间里被检测到超过90%的频率。
这些地点降低登革热病例的成功已导致这些地区停止喷洒杀虫剂,这突出了这种方法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格拉斯哥大学病毒研究中心的史蒂芬·辛金斯教授说,这一突破对那些忍受蚊子传播疾病的国家来说是个好消息。
“这些发现表明,我们有一种沃尔巴克氏菌,可以在非常炎热的气候中有效地减少登革热病例的数量。下一步是在更多更大的地方部署这种毒株,但我们现在有信心,这将成为大规模控制登革热的有效方法。”
此文系悬壶济世网原创整理,没有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