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患者,女,54岁,NSCLC治疗后,为再分期行18F-FDGPET/CT检查。由于第一次检查时出现可疑肺结节,因此6个月之后再次行18F-FDGPET/CT检查。
病例简介
病史:患者,女,54岁,NSCLC治疗后,为再分期行18F-FDG PET/CT检查。由于第一次检查时出现可疑肺结节,因此6个月之后再次行18F-FDG PET/CT检查。
轴位PET、CT和融合图像







这名肺癌患者是否出现肺结节转移?出现了什么直肠病变?良性还是恶性?
图片说明:轴位PET、CT及融合图像(a、b、c)显示位于右肺胸膜下的微小结节,并显示FDG轻微摄取(箭)。位于直肠的肿物导致充盈缺损(箭),并可见FDG明显摄取(SUVmax 6.2)(d、e、f)。
释义:位于直肠的高代谢软组织肿物可疑为绒毛状腺瘤,肺结节考虑为转移病灶。
结果:直肠肿物切除后经病理证实为管状绒毛状腺瘤。
学习要点:口服对比剂有利于更好显示肠管的结构和肿块性病变(如绒毛状腺瘤)。良性增生性病变和癌前病变的SUVmax并没有显著差别,因此,发现高代谢病灶引起的充盈缺损时,应行结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