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项研究发现,与体重正常的同龄人相比,无论他们的食物摄入量如何,肥胖和严重肥胖的成年人患上慢性腹泻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最新研究显示,与体重正常的同龄人相比,肥胖人群患慢性腹泻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而且这种关系似乎不受饮食或肥胖相关风险因素的影响。
马萨诸塞州波士顿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的Sarah Ballou博士和他的同事对美国成年人的体重指数(BMI)和肠道习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腹泻的患病率随着BMI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研究人员调整了人口和心理因素,生活方式,泻药的使用,饮食因素,和共病糖尿病。
作者写道,虽然之前的研究已经调查了肠道习惯和肥胖之间的关系,但目前的研究是少数几个包含饮食、身体活动和其他潜在混杂因素数据的研究之一。
他们提取了2009-2010年全国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的数据。参与者完成了肠道健康问卷,年龄至少为20岁,没有任何被诊断为炎症性肠道疾病、腹腔疾病或结肠癌的病史。
研究样本包括5126名受访者,其中体重不足者70人(1.40%),正常体重者1350人(26.34%),超重者1731人(33.77%),肥胖者1097人(21.40%),重度肥胖者878人(17.13%)。
在加权样本中,4300名受访者表示有正常的排便习惯,414人表示腹泻,385人表示便秘。作者报告,超过一半的腹泻患者为肥胖(25.82%)或重度肥胖(27.68%)。相比之下,正常排便习惯组的肥胖者和重度肥胖者的总比例为35.6%,便秘组为29.8%。“同样,高达8.5%的肥胖者和11.5%的重度肥胖者患有慢性腹泻,而正常体重者的这一比例为4.5%,”作者写道。
在第一个逐步回归模型中,肥胖和重度肥胖与腹泻显著相关;肥胖者和重度肥胖者患慢性腹泻的可能性分别是正常人的两倍和三倍。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泻药使用、饮食因素、自我报告的糖尿病诊断和/或自我报告的血糖管理药物使用后,显著增加的风险仍然存在。最终调整模型中,重度肥胖人群腹泻患病率比(POR)为1.93;与正常体重组相比,本组便秘的POR为0.55。
巴卢说:“这种关系的发展方向是有意义的,尤其是考虑到生活方式和其他与肥胖/重度肥胖相关的医疗因素。”“有趣的是,即使在控制了饮食、泻药使用和医学并发症之后,这种关联仍然很显著。尽管关联并不一定意味着因果关系,但更合理的解释是,肥胖与可能导致腹泻的潜在因素有关,而不是腹泻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肥胖。”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这种关联背后的机制。一些可能性包括各种与肥胖有关的生理变化,如胆汁酸吸收不良;更快的结肠运输;肠道通透性增加;微生物失调和内毒素血症;作者写道,厚壁菌门菌与拟杆菌门菌的比例增加,这也见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巴卢认为,另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肥胖和慢性低度炎症之间的联系。
尽管与研究设计相关的一些限制,这些发现是重要的,并证实了单靠饮食和医学共病不能解释肥胖和慢性腹泻之间的关系的假设。巴卢说:“这些发现可能促使医生更仔细地检查肥胖患者肠道习惯的改变。”“此外,他们还指出,改变饮食可能并不能解决他们的慢性腹泻。”
这项研究得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支持。作者没有透露任何相关的财务关系。
食物杂志。2019年9月18日在网上发布。全文
来源:Medscape
此文系悬壶济世网原创整理,没有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