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可以降低或增加食欲,这取决于患者的遗传特征。研究结果发表在《食欲》杂志上。已经测试过的治疗…
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可以降低或增加食欲,这取决于患者的遗传特征。研究结果发表在《食欲》杂志上。

已经测试过的治疗肥胖的新方法包括无创神经调节技术,如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迄今为止进行的研究表明,这种方法确实有助于降低食欲、食物摄入量和体重,但仅限于某些受试者。
巴西圣保罗大学(USP)的研究人员在《食欲》杂志上发表的新发现有助于阐明tDCS治疗反应差异的原因。
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Priscila Giacomo Fassini说:“患者的基因图谱,尤其是COMT基因的变异,似乎是决定预后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圣保罗大学riao Preto医学院(FMRP-USP)进行博士后研究期间,法西尼在圣保罗研究基金会(FAPESP的hsupport)的支持下,进行了一项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测试tDCS在降低食欲和体重方面的疗效。在被认为是评估新疗法黄金标准的双盲随机临床试验中,志愿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他们和研究人员都不知道谁接受了治疗或干预,谁接受了虚假治疗或安慰剂。FMRP-USP内科教授Vivian Marques Miguel Suen负责Fassini的研究。
在tDCS中,两个电极(阴极和阳极)被放置在头皮上,并连接到一个小型便携式设备上,产生电流,改变大脑感兴趣区域的电活动。在肥胖的情况下,其目的是调节左背外侧前额皮质神经元的兴奋性。
法西尼说:“在我们的试验中,我们只使用了2毫安的电流,这种电流太弱了,病人感觉不到。”假性刺激(安慰剂组)也进行了同样的过程,但目前的刺激只持续了30秒,时间太短,不足以影响神经元。
研究人员从近9000名志愿者的基本样本开始,选择了38名20-40岁的女性作为临床试验的参与者。所有受试者的体重指数(BMI)均在30 ~ 35之间,与1类(轻度)肥胖相对应。
“入选标准很严格。我们排除了孕妇和正在服用药物或有可能影响结果的严重疾病的人。此外,由于试验的第三阶段涉及住院两周,并非所有申请并符合条件的人都有空闲时间参与。”
选定的志愿者在一个月内参加了17次30分钟的tDCS培训。研究人员对他们的食欲和体重进行了6个月的监测。根据法西尼的说法,之前的试验只研究了tDCS对食欲的直接影响,涉及的疗程更少,也没有进行随访。
临床试验分为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志愿者们被给予一个单独的tDCS会话,然后立即进行一个测量工作记忆的测试,工作记忆是一种临时存储信息以用于特定任务的记忆系统。法西尼说,实验的目的是确认正确的大脑区域受到了刺激,因为左背外侧前额叶皮层与工作记忆和食欲调节有关。
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有证据表明神经调节的效果是通过释放多巴胺来调节的,多巴胺是一种由神经元(神经递质)产生的物质。
法西尼说:“多巴胺在调节食物奖励、进食和体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文献中,美味的食物可以激活大脑的奖励系统,促进多巴胺的释放。神经调节显然能够模仿这种效果。”
在第二阶段,志愿者被给予10次tDCS(每天一次,周一至周五上午),然后在每次干预后恢复正常。在第三阶段,志愿者在医院住院两周,并接受监督,进行个性化的低热量饮食,减少30%的能量摄入。在此期间,他们还获得了另外六次tDCS会议(星期一、三、五)。
第四阶段包括干预期结束后6个月的体重和食欲监测。在神经调节期间和之后,用标准量表测量治疗对食欲的影响,以评估饥饿感、饱腹感、食欲和预期食物消费量。
分析的结果
在巴西完成数据收集后,法西尼前往美国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进行研究实习,该实习由FAPESP资助。研究结果在米格尔·阿隆索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分析。阿隆索教授是使用tDCS治疗肥胖的先驱之一。Julio Sergio Marchini (FMRP-USP)、Sai Krupa Das (Tufts University, Boston)和Greta Magerowski (Harvard Medical School)也参与了分析。
从第一阶段采集的全血样本中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测序,以确定志愿者的基因型。由于多巴胺对tDCS的作用机制非常重要,研究小组决定研究编码儿茶酚- o -甲基转移酶的基因COMT的变异(多态性),这种酶在前额皮质多巴胺的降解中起着关键作用。
“之前的研究表明,一种名为缬氨酸158methionine (Val158Met)的多态性会影响这种酶的活性,降低其降解多巴胺的效率。具有这种COMT基因变体的人,前额皮质细胞外多巴胺的可用性更高。
事实上,她的实验结果确实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只有那些同时接受积极神经调节治疗的Met基因为comt的个体,食欲才会显著下降。法西尼说:“这些人对治疗的反应更好,因为他们的多巴胺含量更高,表现出更低的饥饿感,更少的食欲,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少的预期食物消费。”
然而,她继续说,临床试验中最引人注目的发现是,在COMT Met等位基因的非携带者身上观察到的自相矛盾的效果。在这些妇女中,tDCS产生了相反的效果,在整个干预期间增加了她们的饥饿感、食欲和食物消费量。
在反复的评估中,这种自相矛盾的效果始终可见。它只出现在tDCS之前,即, 23小时后给予前一届tDCS治疗,刺激后不剧烈。这种影响背后的潜在机制尚不清楚,”法西尼说。
研究结果还表明,第一阶段工作记忆测试的表现与随后COMT基因型依赖的食欲变化之间存在相关性。法西尼说:“记忆测试中速度的提高预示着Met携带者的食欲增加,而非Met携带者的食欲下降。”
治疗对体重的影响仍在分析中,这将是一篇即将发表的文章的重点。“在干预期间,我们没有观察到两组之间的显著差异,这是意料之中的,因为所有参与者都有监督饮食。然而,我们在6个月的随访期间发现了体重维持方面的差异,”法西尼说。
她和她的同事继续跟踪同一组志愿者,这项研究将很快完成一年。“这些初步结果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只有一些人对tDCS治疗有反应。我们发现基因型的差异会影响多巴胺的可获得性,并极大地影响神经刺激的效果,”她说。“可能还有其他因素,这种可能性将在未来的研究中进行调查。”
另一个问题是,由神经调节引起的大脑功能的改变是否会导致大脑可塑性(大脑是如何组织的)的长期变化。法西尼强调,如果要将这项技术安全有效地作为治疗肥胖症的一部分,对诸如此类问题的回答将至关重要。
来源:Medindia
此文系悬壶济世网原创整理,没有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