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济世网 > 神经内外科 > 详细内容

25-29岁的中国男同性恋者抑郁孤独

摘要

‍ ‍  ‍  ‍  ‍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在中国,25-29岁的男同性恋者受到批评和拒绝的可能性是其他20多岁或更年轻男性的8倍。

        一项新研究发现,在中国,25岁至29岁的男同性恋受到批评和拒绝的可能性是其他20多岁或更年轻男性的8倍。

Chinese Gay Men of 25-29 Years are Depressed and Lonely

        原因可能是25到29岁的选民倾向于从大学和劳动力,他们可能面临巨大的社会歧视,根据一项研究由助理教授Thomas Lee在办公室的公共卫生研究Myron b·汤普森学校社会工作。

        中国男同性恋者面临着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巨大压力。“我们发现,这些男人感到被批评和拒绝,而这些感觉与孤独有关。”

        这项研究发表在《国际环境研究与公共卫生杂志》上,是公共卫生研究人员最近为更好地了解LGBTQ群体的心理健康所做的努力的一部分。

        李和同事们对中国367名男同性恋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一些调查是面对面进行的,但大多数是在网上进行的。更具体地说,该调查的链接是由专门为中国男同性恋设计的实时聊天应用程序分享的。

        这些男性回答的问题让研究人员能够测量他们的孤独感,以及他们是否经历过抑郁、焦虑或其他心理问题。

        其中几个问题旨在衡量男性的“人际敏感度”,即一个人感知并引发他人批评和拒绝的倾向。人际关系敏感度高的人可能很难与他人沟通,容易抑郁和焦虑。

        研究结果显示,没有兄弟姐妹或大学学历、收入低于平均水平的男同性恋者更有可能具有高度的人际敏感度和孤独感。此外,那些一生中经历过更多性伴侣的人,在人际关系敏感度和孤独感方面表现得更差。

        向他人透露自己的性取向与男性对人际关系的敏感度没有关系,但是,向他人透露自己性取向的男性感到不那么孤独。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家庭传承和繁衍,”李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中国男同性恋者的心理健康,每个人,尤其是家庭成员,都应该为中国男同性恋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并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社会环境。”

        来源:Medindia

         ‍此文系悬壶济世网原创整理,没‍有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有强烈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