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患者于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伴干咳,无发热不适,给予相关治疗后患者症状反复,仍有胸痛不适,完善胸部CT检查提示纵隔肿物,患者于2天前出现疼痛加重伴憋气及活动受限。
【所属科室】
呼吸科
【基本资料】
患者,女,50岁
【主诉】
间断胸痛3月余,伴加重2天。
【现病史】
患者于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伴干咳,无发热不适,给予相关治疗后患者症状反复,仍有胸痛不适,完善胸部CT检查提示纵隔肿物,患者于2天前出现疼痛加重伴憋气及活动受限。
【影像图片】
























【讨论】
评论:纵隔内见弥漫软组织密度影,包绕升主动脉及上腔静脉,上腔静脉受压变窄,右肺动脉主干略受压,肿块不均匀强化。前中纵隔肿物,考虑恶性病变可能。 【结果】
病理诊断:(纵隔肿瘤穿刺活检)小圆细胞肿瘤,组织学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倾向胸腺癌。 【病例小结】
胸腺癌是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占原发性前纵隔肿瘤的6%。胸腺癌发病平均年龄50岁,男性较多,症状常来自肿块对纵隔及周围结构的压迫、侵袭或远处转移。
胸腺癌具有诊断意义的MSCT特征为:①主要表现为前上纵隔内占位,形态不规则或边缘有分叶,密度不均匀,伴囊变坏死多见,与邻近结构脂肪层消失,常侵犯周围组织。CT值在25~55Hu 之间多见,多数伴有瘤内低密度坏死灶,鳞癌相对少见。②肿瘤对纵隔胸膜-肺易侵犯,有较明显的毛刺或锯齿样表现。③肺门、肺内远处转移多见,具有生物学恶性及侵袭性。但极少伴有胸膜转移。④侵犯临近心血管 结构,肿块与周围心血管结构分界不清,常包绕、推移或侵犯周围大血管,呈铸型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