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济世网 > 糖尿病 > 详细内容

查血糖,如果不注意这些细节血糖结果有可能不准

摘要

‍ ‍  ‍  ‍  ‍  ‍血糖这个检查项目对很多老百姓来说都不陌生,一提到血糖很多人估计都会联想到“糖尿病”“三高”“低血糖”和“三多一少”这类词语。随着健康教育的普及,人们对血糖的认识更加深刻,会定期体检去检查血糖是否正常。

        血糖这个检查项目对很多老百姓来说都不陌生,一提到血糖很多人估计都会联想到“糖尿病”“三高”“低血糖”和“三多一少”这类词语。随着健康教育的普及,人们对血糖的认识更加深刻,会定期体检去检查血糖是否正常。

        血糖作为人体细胞主要的能量来源,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血糖结果。如果大家不注意这些影响因素,做下来的血糖会不准。

        情绪对血糖的影响

        应激反应,这是一个医学词语,说的是因为各种紧张性的事情发生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这些反应包括:呼吸加快、心跳加快、血糖升高和血压升高等情况。

        在检查血糖前如果发生吵架等事情情绪激动的事情,会让人体产生应激反应导致血糖检测结果偏高。

        我上班时碰到两三次抽血的人因为一些口角在抽血前和别人吵架,吵完架就在窗口抽血。最后血糖偏高。几天以后再过来复查,血糖正常了,所以大家在抽血前尽量保证心情的平稳。如果不小心发生了一些让人不愉快的事情,一定要休息十几分钟等心情彻底平稳了再抽血。

        检查餐后血糖需要吃药吗?

        大夫查餐后血糖的主要是监测用药后血糖的控制水平,所以大部分病人都需要吃药。只有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需要查看病人没有药品干扰下血糖的水平,才会不吃药检查餐后血糖的。你最好问一下大夫看你需要不要吃药。

        不吃饭≠空腹

        空腹是指检查前12~14小时内不能吃饭。就是说一个人前一天晚上正常吃饭,第二天早上八点多到医院抽血就可以了。一般人吃完饭的时间是七点多八点,到第二天早上八点多正好十二个小时可以抽血。到了中午十一点多十二点时间已经到了15或者16个小时,此时虽然没有吃饭,可人体一直在进行新陈代谢,血糖被消耗,此时检查的血糖会比正常偏低一些,而且偏低的情况因人而异。

        所以在医院检查血糖最好在八点多十点之间把血糖抽了,十一二点那会儿虽然是空腹,但是血糖结果已经受到影响了。

        空腹血糖正常≠没有糖尿病

        一般在体检时检查的血糖为空腹血糖,很多人看到体检报告上的血糖结果正常就万事大吉了。其实有一部分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一直都是正常的,异常的是餐后血糖。他们吃饭后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其他原因导致了餐后血糖失去控制达到了糖尿病的水平,所以在医院检查血糖时最好餐前餐后一起检查一下。

        有一些人觉得查餐后太麻烦了,需要在医院附近吃饭,然后再等2个小时。其实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查一下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受饮食情绪等外界因素影响较小。

        糖化血红蛋白不一定适宜所有人,检查不适宜的人群有:

        1.贫血。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的一种,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相应的糖化血红蛋白也受到了影响。所以贫血时不能查糖化血红蛋白。

        2.血糖不稳定。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的是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如果一个人的血糖忽高忽低,反应下来的平均值不能真实的反应血糖的水平。

        3.服用一些药物。有人研究发现长期服用维生素C会干扰到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干扰导致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

        总结

        1.抽血前尽量保证心情安静。

        2.抽血前一天一定要吃晚饭,晚饭内容和平常一样不要太油腻。

        3.抽血尽量在8~10点之间,太迟了会影响结果。

        4.检查血糖时最好一起查一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分享:
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有强烈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