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联合杀瘤疗法是由中国科学家开发的,可以在小鼠癌症模型的肿瘤部位明确激活。这种疗法比以前的同类疗法更有效。
联合杀瘤疗法是由中国科学家开发的,可以在小鼠癌症模型的肿瘤部位明确激活。这种疗法比以前的同类疗法更有效。

据新华社报道,周五发表在《Science Immunology》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描述了一种新的癌症免疫疗法,这种疗法可以防止免疫系统对肿瘤产生抗药性,30%的癌症患者都有这种情况。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复旦大学的王当当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纳米颗粒制剂中开发了一种常见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这种抑制剂具有很高的肿瘤特异性。
检查点抑制剂是一种日益流行的抗肿瘤药物。它可以阻止阻止免疫T细胞杀死癌症的蛋白质。但用于靶向PD-1和PD-L1等免疫系统抑制蛋白的检查点抑制剂往往无法到达深部或转移性肿瘤。
王的团队将携带pd - l1靶向抗体的纳米颗粒与光激活分子结合起来。根据这项研究,这种被称为光敏剂的分子可以在遇到肿瘤中富含的蛋白质后产生杀死肿瘤的活性氧。
在小鼠模型中,激活光敏剂的局部近红外辐射,以及携带抗肿瘤药物的纳米颗粒,促进了杀死癌细胞的T细胞渗透到肿瘤部位,使肿瘤对检查点封锁更加敏感。
该研究称,这种组合还帮助纳米颗粒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到肺和淋巴结,使小鼠在70天内存活约80%,而仅使用PD-L1抗体的组小鼠在45天内完全死亡。
来源:Medindia
此文系悬壶济世网原创整理,没有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