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寨卡病毒主要通过伊蚊传播给人类。

一小瓶NIAID寨卡病毒调查DNA疫苗,在NIAID疫苗研究中心位于马里兰州弗雷德里克的试验工厂中使用。根据一项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的新研究,实验性寨卡疫苗降低了妊娠猴体内的病毒水平,改善了先天寨卡病毒感染恒河猴模型的胎儿预后。这项研究是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下属的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的科学家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合作者进行的;杜克大学,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NIAID的科学家开发了这种实验性疫苗,目前正在进行第二阶段的人体临床试验。该疫苗使用一个小的圆形DNA片段,或质粒,包含编码寨卡病毒表面蛋白的基因,以引发免疫反应。
寨卡病毒主要通过 Aedes mosquito传播给人类;它也可以通过性传播。该病毒可导致母亲在怀孕期间感染的婴儿出现严重的出生缺陷。作者指出,理想情况下,寨卡疫苗应在怀孕前接种给青少年和育龄成人,以预防先天性寨卡综合征。
2015年和2016年,寨卡病毒在美洲大规模爆发,导致数千例先天性寨卡综合征病例,促使NIAID科学家迅速开发并开始临床试验NIAID DNA寨卡疫苗。由于寨卡病毒的发病率下降,临床试验可以获得关于疫苗安全性和接种者的表现的数据,但开展临床试验以确定疫苗预防不良胎儿结局的能力在后勤上是困难的。因此,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先天性寨卡综合征的猕猴模型,以提供另一种评估实验性疫苗的方法。
他们的研究比较了12只未接种疫苗的怀孕猕猴和13只怀孕前接种疫苗的猕猴的结果。所有猕猴在怀孕的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共接触过三次寨卡病毒。与未接种疫苗的动物相比,接种疫苗的动物血液中寨卡病毒的数量和检测病毒的时间都有显著减少。接种疫苗的猕猴感染寨卡病毒的可能性明显降低,而未接种疫苗的猕猴持续感染寨卡病毒与胎儿感染有关。接种疫苗组未发生早期胎儿死亡病例,也未发现胎盘或胎儿脑损伤的证据。
该研究的作者说,这项研究表明,对免疫系统进行消毒——一种完全防止感染的免疫反应,没有检测到病毒——可能并不需要对先天性寨卡综合征进行显著的保护。他们指出,疫苗预防持续性寨卡病毒感染的能力可能是未来临床研究的重要考虑因素。同时,该动物模型可以用于了解更多关于寨卡病毒母婴传播的信息和可能的干预策略。
条
KV Rompay 等。怀孕前接种DNA疫苗可以保护接触过寨卡病毒的怀孕猕猴免受长时间的病毒血症,并改善胎儿预后。科学转化医学 DOI: 10.1126/scitranslmed。aay2736 (2019)。
谁
NIAID主任Anthony S. Fauci医学博士可以对此发表评论。论文作者巴尼S.格雷厄姆,医学博士,NIAID疫苗研究中心副主任,和Theodore C. Pierson博士,NIAID病毒疾病实验室主任,也可以参加。
本研究由NIAID的校内研究项目资助,并由以下NIH资助:R21AI129479-S, P510D11107, R21NS104692, R21HD090856, R01HD098389和T32 CA009111。
NIAID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各地和全世界开展和支持研究,以研究传染病和免疫介导性疾病的原因,并开发更好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新闻发布、情况说明和其他NIAID相关材料可在NIAID网站上获得,网址为https://www.niaid.nih.gov。
来源:Nih
此文系悬壶济世网原创整理,没有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