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新生儿的头部气味可能对理解母婴关系的形成有潜在的重要贡献。
一项新的研究报告称,新生儿的头部气味可能对理解母婴关系的形成有潜在的重要贡献。

神户大学教授Mamiko Ozaki(理科研究生院生物系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首次确定了新生儿头部产生气味的化学组成。研究结果进一步阐明了新生儿头部在母婴及亲属识别中的嗅觉重要性。他们还开发了一种非侵入性、无压力的方法,从婴儿的头部提取这些气味样本。
研究团队由滨松医科大学、岩手大学、筑波大学和神户大学的教授和研究人员组成。这项研究观察了婴儿头部气味的化学和心理方面,以及这如何为新生儿吸引护理人员的注意力提供了重要途径。对这些气味的研究有望用于预防诸如婴儿忽视和依恋障碍等问题。
这项研究的科学论文首次以英文发表在网络杂志《科学报告》上。
研究目的和方法:
嗅觉信息在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中的作用还没有被很好地理解。虽然有研究探讨嗅觉线索在母婴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性,但很少有研究分析和识别这些线索的基本化学成分。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新生儿所产生的气味,以便于护理。进行了以下研究:
1。新生儿头部气味和羊水气味的化学分析
头部气味样本取自5名滨松大学医院出生的婴儿。采用一种无应力的方法,利用单硅片珠来捕获气味。这些珠子被包裹在一个帽子状的绷带里,然后放在婴儿的头上。在20分钟的采样期间,这些婴儿和他们的母亲在一起,没有表现出任何痛苦的迹象。通过在装有羊水的玻璃瓶的顶部空间悬挂单硅片珠子,也采集了两个母亲的羊水气味样本。
所有气味样本(5个婴儿头部和2个羊水样本)的GCxGC-MS分析结果汇总,确定了37种挥发性气味成分。
2。气味的化学相似性和变化
在婴儿头部和羊水样本中发现的37种挥发性气味成分包括醛类、碳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计算了这些气味的组成含量,比较了所有样品的气味模式。
人们发现,婴儿头部的气味样本比羊水中的气味样本更加不同。此外,在出生后一小时内收集的1号和2号婴儿的气味特征,与出生后2到3天收集的3号、4号和5号婴儿的气味特征相比,看起来不那么相似。这些结果表明,与出生后几天相比,婴儿出生后不久就能通过气味强烈地表达自己的个性。
3。气味的感官识别的相似性和变异性
共有62名18-24岁的神户大学学生(31名女性和31名男性)被要求闻三种样本中的一种。这些样本是在滨松大学医院采集的以婴儿头部和羊水样本为基础的人工气味混合物。15分钟后,他们被要求确定四个测试样本(三种人工气味混合物和对照溶剂)中哪个与他们之前闻到的气味相同。与会者还被要求评价他们对自己的决定的信心程度。这些都是盲目的实验;参与者不知道样本的类型和来源。
结果表明,受试者能够区分气味样本(图3)。当目标气味是基于婴儿头部气味的混合气味时,所有受试者的识别率均超过70%。但羊水气味的识别率低于男性(55%),女性(73%)与男性(36%)的识别率也存在差异。
进一步发展:
本研究中婴儿头部气味的化学分析和嗅觉识别对理解母婴关系的形成和早期非言语交流具有潜在的重要贡献。
这项研究可以通过分析更多婴儿的头部样本来进一步发展。此外,可能值得研究其他影响成年人气味识别能力的因素,如参与者的婚姻状况或育儿经历。
来源:Medindia
此文系悬壶济世网原创整理,没有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