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技术现在可以复制我们的触觉,并可以大大增强人机界面和人机界面的应用,如医疗康复和虚拟现实。
如今,科技可以复制我们的触觉,并可以极大地增强人机界面,应用于医疗康复和虚拟现实等领域。

由Jamie Paik领导的EPFL可重构机器人实验室(RRL)和由工程学院Stephanie Lacour领导的软生物电子接口实验室(LSBI)的科学家们合作开发了一种由硅树脂和电极组成的柔软、灵活的人造皮肤。这两个实验室都是NCCR机器人项目的一部分。例如,皮肤的软传感器和执行器系统使人造皮肤能够符合佩戴者手腕的精确形状,并以压力和振动的形式提供触觉反馈。应变传感器持续测量皮肤的变形,因此触觉反馈可以实时调整,产生尽可能真实的触觉。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刚刚发表在《Soft Robotics》上。
“这是我们第一次开发了一个完全柔软的人造皮肤,传感器和执行器都集成在一起,”研究的主要作者Harshal Sonar说。“这给了我们闭环控制,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准确和可靠地调节用户感受到的振动刺激。”这对于可穿戴应用来说非常理想,比如在医疗应用中测试病人的本体感觉。”
触觉夹在硅层
这种人造皮肤含有柔软的气动执行器,它形成了一层薄膜,可以通过将空气抽进去而充气。执行器可以调整到不同的压力和频率(最高100赫兹,或100脉冲每秒)。当膜层迅速膨胀和收缩时,皮肤会振动。传感器层位于膜层的顶部,包含由液-固镓混合物制成的软电极。这些电极连续测量皮肤的变形,并将数据发送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利用反馈来微调传递给佩戴者的感觉,以响应佩戴者的动作和外部因素的变化。
人造皮肤可以拉伸到原来长度的四倍,最多可以拉伸一百万次。这使得它对许多实际应用程序特别有吸引力。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在用户的手指上进行了测试,并且仍在改进这项技术。
Sonar表示:“下一步将是开发一个完全可穿戴的原型,用于康复、虚拟和增强现实的应用。”“该原型还将在神经科学研究中进行测试,它可以用来刺激人体,同时研究人员在磁共振实验中研究动态大脑活动。”
来源:Medindia
此文系悬壶济世网原创整理,没有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