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的成像生物标志物可以追踪冠状动脉疾病的干预措施。

冠状动脉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显示生物治疗前后血管周围脂肪衰减指数,随访1年,患者对生物治疗反应良好。牛津大学心血管CT核心实验室和NHLBI炎症与心脏代谢疾病实验室。
研究人员发现,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银屑病的抗炎生物疗法可以显著减少慢性皮肤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炎症。科学家们表示,由于使用了一种新的成像生物标志物——血管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这一发现尤其引人注目。FAI能够测量治疗在减轻炎症方面的效果。
这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心脏病学》网络版上的研究表明,电磁>不仅对银屑病患者有影响,对其他慢性炎症性疾病,如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也有影响。众所周知,这些情况会增加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这项研究由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资助,NHLBI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一部分,
研究人员分析了134名患有中度至重度银屑病的患者,这些患者在开始治疗前至少三个月没有接受过生物治疗。其中52名患者选择不接受生物治疗,只接受局部或光治疗,并作为对照组。这些参与者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正在进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牛皮癣动脉粥样硬化心脏代谢倡议队列”(Psoriasis Atherosclerosis cardiometolic Initiative)。
冠状动脉炎症特别影响血管周围的脂肪——动脉周围的脂肪组织——通过改变其成分,使其衰减,或更少的脂肪,如血管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所示,在目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FAI来测量生物制剂对冠状动脉炎症的影响。
134名患者都有较低的心血管风险,他们在研究开始时接受了CT扫描,一年后再次使用血管周围FAI评估冠状动脉炎症。研究人员发现接受生物治疗的患者冠状动脉炎症明显减少,但对照组没有发生变化。即使是先前存在冠状动脉斑块的患者,在接受生物治疗后,冠状动脉炎症也有所减少。
银屑病是一种影响3%至5%美国人口的常见皮肤病,与全身炎症加剧有关,会增加患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炎症发生在身体的防御机制开始起作用以抵御感染或疾病时,但当这种机制被触发时,例如,渗透到动脉内壁的过量低密度脂蛋白(ldl),就会反过来对抗自己。
由此产生的炎症反应会增加血栓的形成,从而阻塞导致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动脉。炎症使20%到30%的美国人面临这类事件的风险。
研究
用血管周围脂肪衰减指数评估生物治疗与银屑病患者冠状动脉炎症的关系。DOI: 10.1001 /jamacardio.2019.2589。
来源:Nih
此文系悬壶济世网原创整理,没有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