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项新的研究报告称,30或40年前孩子们养成的饮食习惯可以解释数年后出现的成人肥胖危机。研究结果发表在《经济学与人类生物学》杂志上。
一项新的研究报告称,30或40年前孩子们养成的饮食习惯可以解释数年后出现的成人肥胖危机。研究结果发表在《Economics and Human Biology》杂志上。

德克萨斯大学人类学系主任、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亚历克斯·本特利说:“虽然大多数公共健康研究关注的是当前的行为和饮食习惯,但我们采用了一种新颖的方法,研究了我们童年时期的饮食习惯如何影响成年后的肥胖水平。”
摄入过多的糖,尤其是含糖饮料,是导致儿童和成人肥胖的一个已知因素。许多人口健康研究已经确定糖是肥胖流行的一个主要因素。然而,这一理论的一个问题是,美国的糖消费量在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下降,而肥胖率在本世纪头十年继续上升。
数据显示:到2016年,美国近40%的成年人——略高于9300万人——受到肥胖的影响。仅在田纳西州,成人肥胖率就增长了两倍多,从1990年的约11%升至2016年的近35%。然而,到2017年,田纳西州的肥胖率比前一年下降了2%。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可用的婴儿食品含糖量都非常高,”该研究的合著者、文化人类学家、德克萨斯大学儿童与家庭研究系教授希拉里·福茨(Hillary Fouts)说。她补充说:“医学和营养学的其他独立研究表明,怀孕期间摄入糖会导致儿童脂肪细胞增加。”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明确探讨糖摄入量增加和肥胖率上升之间的时间延迟,”人类学博士后研究员、该研究的合著者达米安•鲁克(Damian Ruck)表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成人肥胖的增加建模为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儿童糖摄入量超标的遗留问题。
研究人员利用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在2004年至1990年间收集的全国肥胖数据,对他们的模型进行了测试。他们利用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人均糖消费量中值,将这些肥胖率与1970年以来的年均糖消费量进行了比较。
该模型还大致捕捉了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率随年龄组别的变化。
2000年以前的大部分糖增长来自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 1970年以后,HFCS迅速成为软饮料中的主要甜味剂和加工食品中的常见成分。1999年,美国人均糖消费量达到峰值,每人每年平均消耗约60磅高果糖玉米糖浆,每天总糖摄入量超过400卡路里。
自2000年以来,美国的糖消费量一直在下降。“如果2016年是肥胖率的高峰,”宾利补充说,“那么很巧的是,这是在糖摄入量超过峰值后的一代人。”
研究人员计划继续他们在该领域的研究,探索含糖饮料的影响。本特利说:“这很重要,因为肥胖对穷人的影响是不成比例的。”
本特利和他的同事在2018年发表于《帕尔格雷夫通讯》(Palgrav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论文中发现,上世纪90年代初,低收入和高肥胖率之间的关系在全国范围内变得非常明显。2018年的研究显示,家庭收入与肥胖率之间的相关性稳步增长,从1990年几乎没有相关性,到2016年,相关性非常强。
来源:Medindia
此文系悬壶济世网原创整理,没有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