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东芬兰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在1型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外围辅助性T细胞起着关键作用。
东芬兰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周围T辅助细胞在1型糖尿病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最近诊断为1型糖尿病的儿童和后来发展为1型糖尿病的健康儿童的外周血T辅助细胞循环频率均有所增加。这项研究发表在《糖尿病学》杂志上。

1型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儿童自身免疫性疾病。在1型糖尿病中,胰腺中产生胰岛素的细胞被免疫系统破坏。除了遗传易感性外,血液中自身抗体的出现也预示着1型糖尿病的未来发展。
临床糖尿病前自身抗体的出现是由于B细胞对胰岛蛋白的活化所致。淋巴组织中B细胞的活化反过来又由滤泡辅助T细胞控制。早前,研究院研究员Tuure Kinnunen和他在东芬兰大学的研究小组的工作表明,在接近1型糖尿病发病的儿童中,滤泡辅助T细胞的频率增加。
最近,一种新的t细胞亚群被认为具有类似的激活B细胞的能力。这些所谓的外周辅助T细胞类似滤泡辅助T细胞,但它们表达受体,使它们能够迁移到发炎的组织。
目前的研究表明,外周辅助T细胞在1型糖尿病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人员证明,无论是新近诊断为1型糖尿病的儿童,还是健康且自身抗体呈阳性的儿童,血液中这些细胞的频率都有所增加。重要的是,这种频率在那些后来发展成1型糖尿病的自身抗体阳性儿童中明显增加。
“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外围辅助性T细胞可能在1型糖尿病的发展中发挥作用。然而,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验证我们的结果,并进一步确定周围辅助T细胞的功能。
这项研究是利用芬兰DIPP研究的样本进行的,在该研究中,从出生起就跟踪具有该疾病遗传风险的儿童患1型糖尿病的情况。这项研究包括来自图尔库大学、赫尔辛基大学、奥卢大学以及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
来源:Medindia
此文系悬壶济世网原创整理,没有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