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医学研究发现,根据今天在2019年ESC大会和世界心脏病学大会上发表的最新突破性研究,体内微生物可能在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和随后的心脏病发作中发挥关键作用。
根据今天在2019年ESC大会和世界心脏病学大会上发表的最新突破性医学研究发现,体内的微生物可能在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和随后的心脏病发作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发现,与肠道细菌不同,冠状动脉斑块中的细菌是促炎症的。

饮食、吸烟、污染、年龄和药物对细胞生理、免疫系统和新陈代谢有重要影响。以往的研究表明,这些作用是由肠道微生物介导的。本研究探讨了微生物群对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影响。
研究纳入3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和1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研究人员从粪便样本中分离出肠道细菌。从血管成形术球囊中提取冠状动脉斑块细菌。
粪便和冠状动脉斑块中微生物群的比较显示,这两个部位的组成不同。粪便细菌组成不均一,有明显的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冠状动脉斑块主要含有变形杆菌和放线菌的促炎表型微生物。
意大利罗马圣心天主教大学的第一作者Eugenia Pisano说:“这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有选择性地保留促炎细菌,这可能引发炎症反应和斑块破裂。”
分析还揭示了两组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厚壁菌门、梭菌门和放线菌门较多,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拟杆菌门和变形杆菌门较多。
皮萨诺女士说:“我们在急性和稳定的病人体内发现了一种不同的肠道微生物群构成。这些细菌释放出的各种化学物质可能会影响斑块的不稳定,进而导致心脏病发作。需要研究这些代谢物是否会影响斑块的不稳定性。”
她指出,到目前为止,研究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感染和随之而来的炎症直接参与斑块不稳定和心脏病发作的过程。例如,针对肺炎衣原体的抗生素未能降低发生心脏事件的风险。
但她说:“虽然这只是一个小研究,但研究结果很重要,因为它们重新提出了一个观点,即至少在一小部分患者中,传染性诱因可能在斑块不稳定中发挥直接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将告诉我们,抗生素是否可以预防某些患者的心血管事件。”
皮萨诺女士总结道:“肠道和冠状动脉斑块中的微生物群可能在斑块不稳定的过程中具有致病功能,并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目标。”
来源:Medindia
此文系悬壶济世网原创整理,没有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