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大学生如果参加有趣的、同伴指导的活动,公开、诚实地讨论精神疾病,就不太可能给这些人带来污名。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学会杂志》上。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大学生如果参加有趣的、同伴指导的活动,公开、诚实地讨论精神疾病,就不太可能给这些人带来污名。这项研究的结果发表在《美国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学会杂志》上。

这项研究是第一个系统地调查一个毕业班学生在他们的大学生涯中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态度的研究,同时持续开展这一主题的活动。这项研究由印第安纳大学著名社会学教授、印第安纳州心理健康服务研究协会主任Bernice Pescosolido领导。
具体来说,研究考察了U带来改变的有效性,一部分带来改变的想法;由女演员格伦·克洛斯(Glenn Close)领导的一个全国性非营利组织致力于减少与精神疾病有关的污名。克洛斯的姐姐和侄子都患有精神疾病。研究人员通过对大一和大三学生的调查,测量了学生态度随时间的变化。
佩斯科索里多说:“这确实是第一个从一开始就经过科学审查的针对病耻感的项目。”佩斯科索里多的团队与大学领导密切合作,在印第安纳大学开展了为期四年的反病耻感运动。“这种前后分析非常独特。此外,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努力确实改变了校园气候……不仅是态度,还有行为。”
Pescosolido说,解决大学校园精神疾病的需求非常大,而且还在继续增长。2018年一份基于近200所大学校园数据的报告显示,2007年至2017年间,寻求心理健康治疗的学生比例从19%上升至34%,而被诊断患有精神疾病的学生比例从22%上升至36%。由于资源有限,咨询服务必须把精力集中在最严重的案例上,因此佩斯科多里多说,还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来改善校园内的心理健康氛围。
总的来说,印第安纳大学的研究发现,11%到14%的学生的耻辱感显著降低,而那些参加过四项或四项以上由U赞助的活动的学生报告的耻辱感变化最多,这让他们改变了想法。这包括一些严重的事件,如自杀意识散步,以及一些较轻的活动,如寻宝和逃生室。这些变化包括减少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偏见——无论是在大学里还是在一般情况下——以及减少与精神疾病患者保持社交距离的可能性。
为了把这些数字放在背景下,研究报告的作者说,在过去10年里,这一数字的变化速度几乎是英国一个旨在减少污名化的全国性运动的5倍。
佩斯科索里多说:“当你观察大多数干预措施时,你会发现这些措施的数量非常少。“这项研究表明,学生们确实处在人生的正确时刻,需要这种干预来改变现状。”
研究还表明,需要一个“临界点”来推动改变,因为参加过四次或四次以上活动的学生的态度转变最为强烈。参加一到三次活动的学生对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变化相对较小。
此外,印第安纳大学的研究概述了U如何通过关注开放的活动,诚实地讨论精神疾病,使改变思维模式不同于其他活动。这个概念借鉴了Pescosolido和他的同事们之前关于减少精神疾病污名的工作,他们发现专注于科学理解精神疾病为“像其他疾病一样的疾病”的努力并没有降低污名。
佩斯科索里多说:“这些信息似乎并不影响人们是否真的排斥或包括精神疾病患者。”“我们想要创建一个基于从一个新地方开始的研究的项目——一个通过对话来改变人们对结束耻辱的想法的项目。”
这一方法的五项主要原则是:在变革的关键时刻,针对接受能力强的人群,例如大学生;为组长提供所需资源,设计相关信息,组织“学生为学生”活动;避免过去无效的方法;现有资源高杠杆率;以及“在变化中构建”,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发展项目。
根据研究结果,佩斯科多里多和她在印第安纳大学的团队正在设计一个全国性和国际上的项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正在寻找合作伙伴来协助后勤工作,以便其他大学也能开展类似的工作,或为现有的项目提供信息。
“我们相信这是正确的时间为这些努力都因为这一代人比过去几代更加开放——包括他们的思考精神健康,因为大学是当人们真正形成关键态度将跟随他们余下的生命,“Pescosolido说。“这是我们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刻。”
该论文的其他作者还包括社会学教授布雷亚•佩里(Brea Perry)和心理学副教授安妮•克伦德尔(Anne Krendl)。
来源:Medindia
此文系悬壶济世网原创整理,没有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