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于双DNA条形码技术缩短了对侵袭性真菌疾病的诊断时间,患者可以更早地获得挽救生命的治疗。
由于双DNA条形码技术缩短了诊断侵袭性真菌疾病的时间,患者现在可以更早地获得挽救生命的治疗。

韦斯特米德医学研究所(WIMR)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双DNA条形码可以帮助提高对侵袭性真菌疾病的诊断,让患者更早地获得可能挽救生命的治疗。
早期发现真菌病原体——致病真菌的特定种类——对于确保患者快速获得治疗、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的诊断方法费时、复杂,而且并不总是准确,导致治疗延误和治疗不当,增加了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风险。
双DNA条形码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真菌病原鉴定技术。它使用两个独特的DNA区域特定致病真菌物种——主条码区域,区域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和二次条码区域,翻译延长因子1 & # 945;(TEF1& # 945;)。
真菌DNA从患者样本中提取,然后“放大”或复制,以增加可用于测序的DNA数量。对DNA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并与参考数据库进行比较,确定真菌病原体。
虽然在2017年引入了二级条形码区域,但到目前为止,其影响和有效性还没有得到评估。
首席研究员,维兰德教授梅尔说,“我们的研究是第一个比较两个条码区域的准确性,并评估它的有效性和TEF1& # 945;的总和。
“总的来说,我们发现这两种条形码的组合能够更准确地识别真菌物种,特别是在单一条形码系统无法识别真菌物种的情况下。”
侵袭性真菌疾病(IFD),如新型隐球菌感染或曲霉病,对全球健康的威胁越来越大,每年有160多万人死于IFD。新的感染继续出现,例如新的耐多药念珠菌属,C. auris,它有能力迅速传播并在卫生保健环境中持续存在。
迈耶教授说:“识别引起感染的真菌类型将有助于我们更快地实施适当的治疗,减少危害,并有可能降低与IFDs相关的死亡率。
虽然我们现在知道双DNA条形码系统在识别真菌物种方面更有效,但我们需要增加参考序列数据库中可用的序列数量,以使我们能够识别的物种数量最大化
我们现在要求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提交可用于鉴定真菌病原体的参考序列
“通过改进我们的数据库,进而提高我们使用双DNA条形码的能力,我们将能够把诊断的周转时间从几天或几周减少到不到24小时,这将对患者的预后产生重大影响,并可能挽救生命。”
来源:Medindia
此文系悬壶济世网原创整理,没有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