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因组监测报告发现,对两种一线抗疟药物具有耐药性的疟疾正从柬埔寨迅速传播到东南亚邻国。
基因组监测报告发现,对两种一线抗疟药物具有耐药性的疟疾正从柬埔寨迅速蔓延至东南亚邻国。

来自韦康桑格研究所、牛津大学和曼谷马希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耐多药疟疾毒株的后代正在取代越南、老挝和泰国东北部的当地寄生虫种群。他们还发现,耐药菌株已经获得了额外的新的基因变化,这可能会进一步增强耐药性。
该研究发表在《柳叶刀传染病》杂志上。在发现和对耐药性的传播采取行动方面的任何延误都可能威胁到全球消灭疟疾的努力。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疟原虫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17年有近2.2亿人感染艾滋病,造成至少40万人死亡*,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5岁以下儿童的感染风险最高。疟疾在早期发现时可以得到治疗,但在许多地区,尤其是东南亚,疟原虫对抗疟药物产生了抗药性,使消除疟疾的努力面临风险。
在过去十年中,亚洲许多地区的疟疾一线治疗是两种强力抗疟药物的组合——双氢青蒿素和哌喹——也称为DHA-PPQ。然而,之前的一项研究发现,一种疟疾菌株对这种疗法产生了抗药性。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名为KEL1/PLA1的耐药菌株在2007年至2013年期间悄无声息地在柬埔寨蔓延。
这突出表明,迫切需要跟进并确定这种耐药性后来传播了多远,以及它是否进一步发展,最终了解哪些药物将对东南亚目前的疟疾寄生虫有效。
在东南亚最新最全面的疟原虫全基因组研究中,该团队对2008年至2018年间从疟疾患者血液中提取的1673种恶性疟原虫的DNA进行了测序和分析。他们对KEL1和PLA1基因变异的分析显示,2013年之后情况变得更糟。多重耐药的KEL1/PLA1寄生虫已在国际上传播,在某些区域占分析的寄生虫的80%以上。
威康桑格研究所的联合第一作者Roberto Amato博士说:“我们发现,多重耐药的KEL1/PLA1疟疾毒株已经迅速蔓延,取代了当地的疟原虫,并成为越南、老挝和泰国东北部的主要毒株。我们的大规模基因组方法表明,监测如何能够向疟疾控制规划提供关键信息,支持它们评估现有的治疗方案。”
这种传播很可能是因为耐药寄生虫具有进化优势,因为DHA-PPQ是这些地区的一线治疗方法。这杀死了其他疟疾毒株,但对KEL1/PLA1疟疾的效果较差。
研究人员发现,这种耐药菌株不仅在地理上传播,而且已经进化,并在氯喹耐药转运基因(crt)中发现了新的突变。这些寄生虫随后迅速地跨越了国界。发表在《柳叶刀传染病》.
来自韦康桑格研究所、牛津大学大数据研究所和曼谷Mahidol大学的资深作者Olivo Miotto教授说:“这些耐药疟原虫在东南亚传播的速度非常令人担忧。其他药物目前可能有效,但形势极其脆弱,这项研究强调,需要采取紧急行动,消灭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寄生虫,防止它们进一步蔓延和演变。”
Wellcome公司感染和免疫生物学组合经理Michael Chew博士说:“这项研究清楚地表明,多重耐药性疟疾在东南亚迅速蔓延。疟疾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是一种毁灭性的疾病,特别是在无法获得有效治疗的情况下。
“这一重要的基因监测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证明,耐药菌株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警告信号。它提醒我们,我们决不能对疟疾的应对措施表现出自满。这也表明,我们拥有有效追踪跨境耐药性的工具,可以用来为协调消除和控制工作提供信息。”
这篇论文的主要作者多米尼克Kwiatkowski教授来自威康桑格研究所和大数据研究所牛津大学说:“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证据表明疟疾,一线治疗的耐药传播,并演示了使用基因检测模式的重要性在每一个领域的抵抗。积极的基因组监测现在对国家疟疾控制规划至关重要,以帮助降低重大全球疫情的风险。”
此文系悬壶济世网原创整理,没有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