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3月14日是第十四个世界肾脏病日,今年的主题为“人人享有肾脏健康”,旨在呼吁全民健康覆盖,以预防和早期治疗肾脏疾病。
3月14日是第十四个世界肾脏病日,今年的主题为“人人享有肾脏健康”,旨在呼吁全民健康覆盖,以预防和早期治疗肾脏疾病。
肾不好,为什么会出现“胃病”的症状?
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来说,体内大量代谢产物堆积、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都会不同程度存在消化系统症状,严重时可出现食管炎、胃炎、多发性消化道溃疡,甚至出血。
胃肠道症状主要原因为胃肠道排出的尿素增多,经尿素酶分解产生氨刺激胃肠黏膜引起;此外,与胃肠道多肽激素代谢障碍引起黏膜屏障机制紊乱和胃肠道转移性钙化有关;同时,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亦参与其中。作为尿毒症毒素的胍类化合物和尿素的代谢产物——氰酸盐等是引起乏力、恶心、呕吐、腹泻及消化性溃疡和出血的常见毒素,在消化系统症状中起主要作用。
由于消化系统症状是慢性肾衰竭患者早期出现的临床表现,并且随着病情的进展而日益突出,往往会成为患者的首次就诊原因。在诊断消化系统相关疾病时,若同时伴随以下情况,一定要警惕慢性肾衰竭的可能:
夜尿增多或蛋白尿;
中重度贫血且血压高;
非医源性的高钾血症或低钙高磷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
中重度贫血及皮肤瘙痒。
一定要详细询问病史,重视患者的每一个症状,仔细体检后,结合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综合判断。
哪些表现是慢性肾脏病的早期预警信号?
近年来,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但由于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和误诊,一旦进展到肾功能衰竭,将严重威胁生命。那么,哪些表现是慢性肾脏病的早期预警信号?
■ 尿中泡沫多、长久不消失
尿中泡沫增多可能是慢性肾脏病最常见而又最易被忽略的早期信号,它往往表明大量蛋白质通过肾脏漏出体外,形成蛋白尿。
■ 眼睑、双下肢浮肿
慢性肾脏病水肿可表现为晨起眼睑或颜面水肿,起床活动后消退,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 干活易累、食欲变差
慢性肾脏病患者易疲劳,腰背及下肢酸软,可能与尿中蛋白质的丢失、贫血等有关。由于胃肠道水肿及毒素在体内蓄积等原因,慢性肾脏病患者常食欲不振。
■ 夜尿增多
尤其是年轻人夜尿量超过700毫升,或夜尿量占全天(24小时)尿量的1/3以上,很可能表明肾脏尿液浓缩功能异常,应到医院检查肾脏功能。
■ 血压升高
年轻人发生高血压,尤其要警惕慢性肾脏病。一方面,慢性肾脏病可引起高血压;另一方面,高血压又可加重肾病进展。
除此之外,有些慢性肾病患者可能完全没有任何症状。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B超是进行肾脏体检的三大法宝,也是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的关键,其中尿常规检查是首选。特别是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肾脏体检,如出现以上不适症状尽快就诊,及时诊治对延缓肾脏病的发展速度,是极其必要而有益的。
养成好习惯,保护肾健康!
1. 注意休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2. 监测血糖、血压。3. 避免盲目用药。4. 发现可疑症状时及时就诊,定期体检或遵医嘱定期复查。5. 合理饮食,避免高蛋白和高盐的摄入,保证水分摄入量。6. 不要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