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在放射治疗期间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12个月的口干舌燥症状有所减轻。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杂志上。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在放射治疗期间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12个月的口干舌燥症状有所减轻。研究结果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杂志上。

该试验结果是第一个随机的、安慰剂对照的III期试验,目的是评估在放射治疗期间使用针灸来降低辐射引起的口干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针灸治疗有很少的副作用和相对较低的成本相比,标准的治疗如药物和唾液替代品。这些结果支持了2011年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在接受放射线治疗并同时接受针灸治疗的六个月后,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
真针组(TA)口腔干燥症评分显著低于标准对照组(SCC),略低于假针组(SA), SA与SCC无差异。放射治疗结束一年后,TA组口腔干燥症的发生率为35%,SA组为48%,SCC组为55%。
该研究包括了2011年12月16日至2015年7月7日期间在MD Anderson和复旦大学癌症中心接受放疗的339名头颈癌患者。患者被分为三组。一组接受真正的针灸,另一组接受假针灸,第三组,即SCC组,接受放射和口腔健康教育,但不接受针灸。在参与这项研究之前,没有人接受过针灸治疗。
接受TA或SA治疗的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的同一天接受针灸治疗,疗程为6至7周。假的过程涉及一个真正的针在一个点不适合干口病,真正的针在假点和安慰剂针在假点。
结果基于来自自我报告问卷的数据。患者完成了口干问卷(XQ),这是一项评估症状的八项调查。XQ评分低于30分的患者口腔干燥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这些数据分别收集于基线、放疗结束时、放疗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
治疗一年后,TA明显减少了严重的口干症状。TA组口腔干燥评分为26.6分,SA组为31.3分,SCC组为34.8分。
采用针灸期望量表(AES)测量与针灸相关的期望与临床反应之间的关系。患者在基线、四次针灸治疗后和针灸治疗结束时完成了AES。不存在组间差异或站点间差异。
科恩说:“有证据表明,为了防止口干舌燥症状的严重程度,患者应该将针灸和放疗结合起来。”“我认为,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可以将针灸列入预防和治疗口干症的清单中,而在肿瘤学领域使用针灸的指导方针应该进行修订,以包括这种重要的慢性疾病。”
一项次级分析显示,不同部位对安慰剂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中国患者对假针灸几乎没有安慰剂反应,而MD安德森患者有很大的安慰剂反应,表明两种形式的针灸都有效。需要更多的研究来了解这些部位的差异,但有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针灸传递的环境、文化影响或病人和医生之间的关系。
未来的研究将集中在确保针灸的传递是良好的控制,并将评估不一致的回应假针灸。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试验结果,更好地理解针灸的神经机制。
来源:Medindia
此文系悬壶济世网原创整理,没有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