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心脏病发作后出院后的前六个月内出血可能预示着体内癌症的发展。研究结果将于今天在2019年ESC大会上公布。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心脏病发作后出院后的前六个月内出血可能预示着体内癌症的发展。研究结果将于今天在2019年ESC大会上公布。

“特别是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下,由消化道、肺部或泌尿生殖系统引致的出血,并在首六个月内发生。”如果病因是癌症,早期发现可以改善预后。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脏病发作或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出院后,通常接受为期一年左右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这种疗法抑制血凝块的形成,但增加了出血的风险。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回顾了3644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Alvaro Cunqueiro医院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后出院的医院记录。
患者因出血事件和癌症平均随访56.2个月。
研究人员分析了出血与新癌症诊断的绝对风险之间的关系。
出血发生在1215名患者中——33%的患者在随访期间发生,227名患者(6%)被确诊为癌症。
在对已知影响出血或癌症的因素进行调整后,出院后出血与新癌症诊断的风险增加了三倍。
从出血到癌症的平均时间是4.6个月。随着出血的严重程度恶化,与癌症的联系也在增加。
无明显原因的自发性出血被诊断为癌症的风险要高出四倍。
“在研究中,大多数出血都是轻微的。出血事件与新的癌症诊断更密切相关的是严重出血,原因不明,需要手术治疗,例如消化道出血需要内镜治疗,”Pousa说。
该研究于8月31日在巴黎举行的2019年ESC大会上公布。
来源:Medindia
此文系悬壶济世网原创整理,没有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