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如果女性在被诊断出乳腺癌之前服用阿司匹林,那么在基因组的某些区域具有特定DNA特征的女性可能会活得更长。研究结果发表在《癌症》杂志上。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如果女性在被诊断出乳腺癌之前服用阿司匹林,那么在基因组的某些区域具有特定DNA特征的女性可能会活得更长。研究结果发表在《Cancer》杂志上。

研究结果表明,有必要对阿司匹林预防或治疗某些个体乳腺癌的潜力进行研究。
通常不清楚为什么有些病人能从某种特定的治疗中获益,而有些病人却不能。在某些情况下,基因序列发挥作用,但在其他情况下,DNA的化学修饰可能是重要的。后者被称为表观遗传变化,包括一个称为DNA甲基化的过程。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王腾腾博士和她的导师玛丽莉·盖蒙博士想知道DNA甲基化是否会影响阿司匹林对乳腺癌患者的疗效。研究小组检测了乳腺癌组织中的DNA甲基化——包括控制13个乳腺癌相关基因表达的DNA位点——以及患者血液循环中的细胞。这项研究首次检验了DNA甲基化对乳腺癌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与死亡率之间关系的影响。
在这项研究中,1266名1996-1997年间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的女性中,476人死于各种原因,到2014年底,202人死于乳腺癌。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女性中,那些在控制乳腺癌相关BRCA1基因表达的区域DNA没有甲基化的女性,死于任何原因的风险和死于乳腺癌的风险都较低。其他与阿司匹林使用和死亡率相关的甲基化模式也被观察到。
研究人员指出,由于乳腺癌患者细胞的DNA甲基化特征,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确定哪些人可能从阿司匹林中获益。未来的研究应该考虑更全面的DNA甲基化概况,以便更好地描述处于危险中的女性。
“将DNA甲基化谱作为阿斯匹林死亡率关联的潜在修饰剂,可能会对阿斯匹林与乳腺癌诊断后死亡率之间的潜在生物学机制提供新的见解,”王博士说。“我们的发现,如果得到证实,也可能通过使用表观遗传标记来确定一组患者,从而影响临床决策,对这些患者来说,诊断前使用阿司匹林会影响随后的死亡率,并可能有助于改进风险降低策略,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盖蒙博士补充说。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医学博士、公共卫生硕士Kristen Malecki在一篇社论中指出,这些发现支持了研究表观遗传学与阿司匹林等低成本疗法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马莱基博士说:“王等人的研究表明,除了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外,表观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存在,这表明DNA甲基化在未来可能有助于识别治疗可能成功或不成功的个体。”
来源:Medindia
此文系悬壶济世网原创整理,没有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