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济世网 > 老年医学 > 详细内容

烦人的繁!为啥给我吃十几种药?

摘要

‍ ‍  ‍  ‍  ‍  ‍一位80岁高龄的老者找我帮他调整药物。他目前每天服用16种药物,数十片之多。他说“我每天吃药像吃饭,光吃药胃就满了,反而不想吃饭了,能不能少点?”。这种诉求很常见。有的患者表达的更直接,“你们医生为什么不给我少吃点药,是不是医院光想着赚钱了!”

        一位80岁高龄的老者找我帮他调整药物。他目前每天服用16种药物,数十片之多。他说“我每天吃药像吃饭,光吃药胃就满了,反而不想吃饭了,能不能少点?”。这种诉求很常见。有的患者表达的更直接,“你们医生为什么不给我少吃点药,是不是医院光想着赚钱了!”

        讲实话,绝大多数医生也想少用药,和患者想法是一致的。医生选择药物的时候,一般遵循以下四个原则:有效性、安全性(副作用少)、依从性(方便使用)和经济性。用药多的原因很复杂,主要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第一个原因很关键,西药设计的原则或特点是特异性。就是说一种药物只解决一种问题,尽量减少旁作用,避免副作用,以保证精准控制药效;       

         二是老年人往往有多种疾病在身。因为没有万能药,为了保证效果往往需要联合治疗,问题越多用药就越多;        

         三是有些疾病本身很复杂,一种病往往由多种病因引起,或者说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糖尿病与胰岛功能不好有关,也与外周利用葡萄糖不好有关,还与肠道功能紊乱有关等。每一种机制就对应一种药物。

        用药就像亡羊补牢,羊圈有两个破洞,补一个是不行的;用药就像修车,汽车打不着火,没油加油,没电换电瓶,不能互相取代。

        治病就是解决问题。问题越多越大,就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花更多的时间。同样,病越复杂,时间越长,往往需要更多的药物来解决,直到问题得到控制。比如高血压药有六大类。如果血压高用一种药不行就加另一种,直到血压控制达到标准,否则,就和没有治疗差不多,有点五十步笑百步的意思。

        有的人可能会说,中医就比较神奇,人家就不用那么多药。每天两次,每次半碗汤就行了。实际上,你忽略了一个事实。中药也是复方制剂。半碗汤药里包含了很多种草药,十几种药一付的很常见。有一个很夸张的中成药,居然里边含有200种草药!信不信?你看看成分表就知道了。

        最后,我想说,有病不用药能治的尽量不用药。需要用药时,有药可依是件幸福的事。有病没有可用的药或者买不起药才是悲催的事情。有时候,繁杂反而是为了减少烦恼。。

分享:
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有强烈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