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济世网 > 中医针灸科 > 详细内容

海外中医中心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委员这样建议

摘要

‍ ‍  ‍  ‍  ‍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中医药正走向海外。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说,中医药中心在当地传播中医文化,病人反响热烈,为传播中华文化、加强与沿线国家人文交流作出了贡献。201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了…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中医药正走向海外。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说,中医药中心在当地传播中医文化,病人反响热烈,为传播中华文化、加强与沿线国家人文交流作出了贡献。

        201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了《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要求到2020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建设30个海外中医药中心。

        “然而,海外中医药中心在当地政策支持、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吴焕淦说,其中很关键的一点是,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储备不足。

        吴焕淦说,目前由于医院编制等原因,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往往承担着繁重的医疗与研究任务,“海外中医药中心的从业人员来不及补充,部分海外患者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吴焕淦介绍,海外中医药中心整体资金投入有限。运营过程中,多数中医药中心有着资金来源方面的困扰。此外,所在地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或限制,是中医药在海外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

        “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是中医药国际化战略的基础,然而包括针灸在内,中医药的国际标准化工作仍然在起步阶段。”他说。

        吴焕淦建议,需要从多角度、多层面培养一批中医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外语运用熟练、熟悉国外政策的中医药人才,派遣至海外中医药中心承担日常的医教研等方面工作,提升海外中医药中心服务水平。资金方面,“可通过政府引导、民间参与,鼓励开展海外中医药中心多元化投融资模式的探索实践,形成权责明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吴焕淦说,在恪守海外中心章程和合作双方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可允许民间资金和个人通过设立基金、合作机构等多种形式,参与海外中医药中心建设。

        他还建议,将海外中医中心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作为中医药三年行动计划中重要内容,从人才培养、融资风投、独特有效疗法、整合资源和标准制订等结合建设。同时,加强与各国政府的沟通协调,推动各国以立法形式合理妥善处理中医药服务及产品的准入问题。

分享:
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有强烈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