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统计分析未能确定特别可能受益于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的任何一组患者。
研究人员说,没有哪一组患者从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中获益比其他组多得多。
位于欧登塞的南丹麦大学的Kenneth Pihl博士分析了641名丹麦患者的数据,他和他的同事发现,即使是有创伤性半月板撕裂或膝盖僵硬的患者也不太可能从手术中获益。
他们在12月12日发表于《英国运动医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网络版的一篇文章中写道:“这基本上消除了具有某些特征、在半月板手术后效果特别好的‘亚组’的存在。”
在随机临床试验中,接受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的中老年患者的情况并不比接受假手术或仅仅通过锻炼来改善膝关节症状的患者好。
与此同时,该手术也存在软骨损伤恶化和其他不良事件的风险。
对这些研究持批评态度的人认为,这些研究并没有涵盖所有可能是合适人选的患者,比如有创伤性半月板撕裂或膝盖僵硬的年轻患者。这些批评者指出,即使包括了重要的群体,此类患者的数量通常也不足以得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
为了确定某些患者是否更有可能受益,Pihl和同事创建了一个统计模型来分析术后膝关节症状改善与各种预后因素之间的关系。
他们使用了来自丹麦南部的膝关节镜队列的数据,这是一个前瞻性队列,跟踪因半月板撕裂而接受膝关节镜检查的患者。
患者年龄18岁以上,因怀疑半月板撕裂,由骨科医生安排进行膝关节镜检查。如果他们在手术中没有半月板撕裂,已经或计划进行前交叉韧带或后交叉韧带的重建,或在过去6个月内发生下肢骨折,他们将被排除在外。
利用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结果评分(KOOS),研究人员评估了患者手术前和术后一年的症状。KOOS包括分数从0到100的子量表,0代表极端问题,100代表没有膝盖问题。
Pihl和他的同事们汇总了疼痛、症状、体育和娱乐活动以及与膝盖相关的生活质量的分量表。他们忽略了日常生活活动的分表,因为在这个分表中记录了天花板效应。然后,他们比较了18个预后因素的KOOS评分的改善情况。
研究人员使用线性回归(一种统计方法,将一个变量的变化与另一个变量的变化作图)来测量预后因素与KOOS分数变化之间的相关性。
在本系统中,r 2 测量相关强度,使得r 2 = 1.0是一个完美的相关关系,两个变量的所有数据在图上的同一条线上重合。
患者的KOOS平均提高18.6分(标准差19.7;范围,-38.0到87.8)。
表观r 2 范围为0.13 ~ 0.42。在对模型进行调整以说明一些预后因素的数据点数量较少之后,r 2 的范围为0.04 ~ 0.10。
最重要的预后因素是以前的半月板手术,受教育程度,以及与膝关节相关的症状,如难以扭转/旋转和不能完全伸直膝关节。
仅包括41岁以下患者的统计模型显示,预后因素与KOOS评分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比年龄较大患者的模型更大。
研究人员指出,老年患者通常伴有半月板退化性撕裂,通常伴有其他退行性改变,如膝骨关节炎。
年轻的患者更可能经历创伤性半月板撕裂,如运动损伤,在其他正常的关节。因此,研究人员说,症状更可能起源于半月板撕裂,导致半月板功能丧失。
这项研究得到了丹麦独立研究委员会的支持。
《体育医学》于2019年12月12日在线出版。摘要
来源:Medscape
此文系悬壶济世网原创整理,没有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