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济世网 > 血液科 > 详细内容

白蛋白超过总蛋白,真凶竟是……

摘要

‍ ‍  ‍  ‍  ‍  ‍患者,男,68岁,因“贫血,血小板减少就诊”,患者在门诊检验血常规显示重度贫血(HGB:54g/L),血小板减少(PLT:71×109/L),淋巴细胞比例异常增高(LYM%:90.2%),淋巴细胞如此之高,涂片镜检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如图。

        前  言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你没见过的东西,并不代表他或它不存在。生活中的事尚且如此,工作也不例外。前几日,我们在做病人的生化检验项目时就发现了一个离奇的案例。

        案例经过

        患者,男,68岁,因“贫血,血小板减少就诊”,患者在门诊检验血常规显示重度贫血(HGB:54g/L),血小板减少(PLT:71×109/L),淋巴细胞比例异常增高(LYM%:90.2%),淋巴细胞如此之高,涂片镜检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如图。

        

        ▲图1  患者血常规结果

        

        ▲图2 患者血常规散点图和直方图

        再看看患者生化检测结果,更是离奇的异常,白蛋白(90.4g/L)异常增高,居然超过了总蛋白(87.5g/L),这是什么情况,难道是仪器试剂加反了?白蛋白与总蛋白试剂放错了(互换了位置)?

        于是当班人员立即检查试剂,重新做质控,结果都没问题,再次复测病人标本,结果依旧,于是联系患者及家属,重新采集标本复查。复查后的结果白蛋白仍然超高(如下图)。

        

        ▲图3  患者生化检验结果

        不符合逻辑啊,白蛋白怎么会超过总蛋白呢,难道是什么干扰了白蛋白的检测吗?

        做个蛋白电泳,应该可以看出究竟。于是将患者血清立即上机进行血清蛋白电泳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让异常增高的白蛋白露出了马脚,结果显示在γ球蛋白区域波峰异常增高,γ球蛋白含量达到了:41.2%,原来真凶是它。

        

        ▲图4  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图

        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球蛋白增高为何会影响白蛋白测定呢?患者肝功能其他指标均正常,是什么导致的γ球蛋白异常增高呢?

        球蛋白异常增多的疾病常见的有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引起的M蛋白血症[1],我们知道M蛋白血症患者可在γ球蛋白区、β球蛋白区或者二者之间形成一条底窄峰尖的区带,为M蛋白带。

        查看患者电泳扫描图谱,在γ球蛋白区确实有一个突出高峰区,这个区带应该就是M蛋白带,但具体是什么型需要进一步做免疫固定电泳,本实验室尚未开展免疫固定电泳,我们只能试图从血涂片里找答案。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再次找出血片,看看异常增多的淋巴细胞到底为何物?不出所料,患者血涂片下见大量如下细胞(如图5、图6),是异淋吗?还是浆细胞?

        

        ▲  图4

        

        ▲图5

        图6中的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背景箭头所指的如卷起的纱布,分析可能为异常增多的球蛋白所致。告知患者病情后,患者立即转入上级医院,未能及时追踪到患者情况,是否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或其他疾病尚不得知。

        

        

        ▲图6

        总 结

        虽然患者最终诊断未能明确,但是留给我们检验工作者一个新的思考:当患者标本出现异常不可解释的结果时,一定记得及时联系临床,综合患者的多项检查结果全面分析。

        本案例就是通过一个异常突高的生化检测结果,进而推理其可能病情,并根据实验室现有检测水平追加检测了血清蛋白电泳,基本找出了异常增高的“白蛋白”。

        又通过血常规镜检而发现了异常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初步判断了疾病的方向,工作中我们缺乏的正是这种检验医师的思维,如果我们具备了检验医师的诊断思维,相信很多疾病一定可以得到及时的诊断,进而可以在疾病黄金救治期得到及早治疗,甚至能够挽救危急重症患者的生命。

分享:
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有强烈的志向